第六讲 32.佛教基本教理
·三十二·
佛教基本教理
一、三法印
佛教中心教理,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。佛为钝根的小乘人,多说三法印,为利根的大乘人,多说一实相印,三法印与一实相印,乃是因机宜的不同,故作浅深略广的说法。
所谓“印”即“印定”义。佛法真理,可以依“三法印”,或“一实相印”衡量,印证一切佛法;凡是合于此等法印的,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。现将小乘三法印略释于下:
1.诸行无常:此法印中的“行”,是造作变坏义。即世间一切有为法,皆是生、住、异、灭四相,演变相续,故是无常,不得永恒常住。现可从两种道理来说明:
(一)三世迁流不住,所以无常;
(二)诸法因缘生,所以无常。
何谓三世迁流?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叫做三世。迁流是指时间上,最短的名为“刹那”,或“一念”,因一切法,在时间上,是刹那不住,念念生灭,现在的即生即灭,过去的已灭,未来的未生,故谓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,是无常的。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,到呱呱出世,即由幼而长成,以至衰老而死亡,又再去投胎,成为来世的人,以后又是死死生生,生生死死,如此的三世迁流不住,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。又众生的生死,叫做分段生死,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,未成佛果,有此两种生死,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,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,即是从“刹那不住”、“念念生灭”的变异而死亡。阿含经云:“积聚终销散,崇高必堕落,合会终当离,有生无不死。”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,而要感受生死的痛苦。再从器物来说,一切器物从成立的一刹那,也是新新不住,不停变异,以至于坏灭,都是无常的现象。
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?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,因缘离散则消灭,故因缘法是生灭法,以有生即有变,有变即有灭,前灭后生的嬗替,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,但非断灭,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。
佛陀从三世的迁流,与因缘法中的观察,看出一切有为法,是迁流演变的必然性,故建立“诸行无常”印,趣入空义的深理,使学佛者,不贪恋五欲,空去烦恼,向善行善。
2.诸法无我: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,一切有为法,既是因缘和合的,离开因缘,便即散灭;而人身是五蕴四大积聚的,生命是无常的,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,暂有还归于灭,而说诸法无我。
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,是因为一切有情(众生)执著妄见;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,也即是有自性的我,统宰用的我,由此妄执有“我”,叫做“我见”。我见有二:在有情上起执的,名“人我见”,在法上起执的,名“法我见”。也名“我执”和“法执”。因有此二妄执,就起贪吵盏确衬眨造恶损人,肆无忌惮,使社会不安,陷入争斗现象,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的幸福。
佛陀为二乘人说诸法无我,就是要破二见,即从缘起理法,说明世间无常存不坏的色法,而人生的生死流转既是缘起的,现世此躯体,又是五蕴四大的和合,离开五蕴,即归于无,故五蕴根身的我是“假我”,空无自性的,哪里有自主体的我?如果说有自主体的我,必须具有常的、一的、固定不变的、自由自在的四个含义,但事实我们的身体,是五蕴和合而成的,是无常的、非一的、能变坏的,而且身为苦聚,哪里有自由自在?因此就建立诸法无我的法印。小乘人听了诸法无我印的道理,破人我见,证我空真如。
3.涅〖啪玻耗⒓此内兄械拿疒小S泄阆炼义,广义的大乘涅ⅲ是圆满寂静(德无不圆,障无不寂),也简称圆寂。狭义的二乘涅ⅲ是择灭义,即以圣智之抉择而断灭烦恼业生。择灭即解脱生死流转,而常住寂静,故称涅⒓啪病6乘人证我空真如,尚有所知障(法执)未断,故有所执,仅能证小乘涅ⅰNǚ鸲衔曳ǘ执,证无住大涅ⅰR蚍鸶V窃猜,大悲般若常相辅翼,以般若故不住世间,以大悲故,亦不住出世间,称为无住涅ⅰS纱丝芍小乘的涅ⅲ与佛果的涅⒉煌。但因涅⒌木辰缡浅<虐簿驳模通称为涅⒓啪病
上述“诸行无常”、“诸法无我”、“涅⒓啪”三法印中之“无常”“无我”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,涅⒓啪灿。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是寂灭法。依次序先说无常,因无常故苦,苦故不得自在,不得自在故即说无我。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出空的理性。乃知无常无我,即能趣于解脱,到达涅⒓啪驳木秤颉6诸法无我印,即是贯通有为法的无常,与无为法(不生灭)的涅ⅲ可以把三法印统一为同一理性。那么,为何又要分为三法印呢?这是从人的根性领悟及实践不同上而分立的:如有些人从无常门而悟入,即成“空解脱”,从无我门而悟入的,即成“无愿解脱”,从涅⒓琶鸲悟入的,即成“无相解脱”。这样悟入三解脱的境界,就可于同一涅⒗硇裕而分成三法印了。总而言之,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“无常”、“苦”、“空”、“无我”,教人积极背离五欲,修善行善,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。二、一实相印
上一篇:第七讲 33.佛经的四次结集 下一篇:第六讲 31.四摄法与四宏誓愿 返回列表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赣(2023)0000159 |